首页 > 论文范文

瞳孔小学生作文

时间:2024-02-15 23:29:21
瞳孔小学生作文(全文共9804字)

瞳孔小学生作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瞳孔小学生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瞳孔随处可见,你有、我有、人人都有。但是瞳孔也像一面镜子,反映出千变万化的生活。

清晨,窗外传来叽叽喳喳的声音,这时我看见了鸟儿的瞳孔,是欢喜快乐的,好像在说:“快起床,小懒猪。”我起床刚准备洗漱,就闻到了香喷喷的饭香,等我洗漱完毕后,看见了妈妈的瞳孔,是慈爱、温馨的,好像在暗示我说:“多吃点,有力气。”我坐下来看见爸爸瞳孔里流露出:“快点吃,好上学了。”吃完饭爸爸开车送我上学,我迈向学校大门后一转眼,看到了老师的瞳孔,是亲切,和蔼的,好像对我说:“上课一定要注意听讲哦。”时间过得飞快,像流水一样,转眼间放学了,我走出了校门,乘上了公交车,我看见司机叔叔是欢迎、热心的`,好像在告诉我说:“快上来,我可以安全送你回家。”回到了家,一开门就看到皮皮在门口等着我,在它的瞳孔里看到的是开心,一天没见的想念,欢迎回家。放下了书包,我来到了卫生间洗手,在镜子里看到了自己的瞳孔,是勤奋,努力的,看到了祖国的未来。

瞳孔是心灵的窗户,是无声的交流,可以表达出人们内心深处的语言。

第2篇:瞳孔小学生作文

这是一个互助平台,为您提供大量瞳孔小学生作文范文,送一篇给你。

“瞳孔里的暗杀者”

——论顾城诗歌“非童话性”死亡意识

专业:汉语言文学 学号:╳ ╳ ╳ 姓名:╳ ╳ ╳

指导教师:╳ ╳ ╳

摘要:在上个世纪困惑和希望并存的八十年代,中国文坛走出传统文化的泥沼,以“朦胧诗派”为先导,探寻出了新的生存契机。在新浪潮的运动中,顾城,一直以其“童话诗人”的形象深深地烙印在众多读者的心里。但这实质只是顾城诗歌的表象,其诗歌所构建的精神世界,是否真的如“伊甸园”般一层不染呢?本文试从相反的角度,同样从顾城诗歌发展的四个阶段(自我到非我)入手,从黑暗的源头解读诗歌意向、诗歌表现手法、诗歌结构等,结合例证和演绎,从全新的角度解说其诗歌当中“非童话性”的死亡意识,以剖解童话外衣下死亡的纹理,为顾城之死提供一个合理的文化解析。 关键词:顾城 诗歌 死亡意识 非童话性

1.引言

“童话诗人”顾城,是七八十年代朦胧诗的代表人物,被称为当代唯灵主义浪漫诗人。他的诗大都被贴上孩童、纯真的标签,以一种纯粹不沾染世俗烟火的姿态,绽放在新诗的浪潮中。如果童话是明亮向上的,是给孩子们看的,那我更认为顾城诗歌的童话性是成人的,是冰冷的,是带着绝望与痛苦的。无论是从第一篇诗稿到最后的绝笔遗书,还是从《种子的梦想》到《最后》和《墓床》,顾城的诗歌都以童话的方式表达着“非童话性”的死亡意识,诚如在那个年代茫茫冰冷的荒原上开着的一朵脆弱野花。“它们相信/最后石块也会发芽”,或许便是顾城不愿相信现世却也不得不对世俗妥协的真实写照吧?可是这样的自我安慰终究不得长久,空留下两千多首诗歌,在向我们透露着明亮的梦境下的星星点点的孤独和抑郁,或是死亡。

顾城在1992年底接受德国《袖珍汉学》杂志采访时将自己的诗歌创作演变分为了四个阶段,分别是自然阶段(1969-1974)、文化阶段(1977-1982)、反文化阶段(1982-1986)和无我阶段(1986年以后)。①由此,很多学者将顾城的诗歌创作分成前后两个时期或者童话、反童话和海外三个时期,但无论哪种分类,大多数的学者都认为顾城早期的时候都是以一种童话的面目示人。不带任何的负面情感,是一种纯澈的、晶莹的、如同梦境一般的想象和预征。不过笔者以为,在顾城的成长经历及个人与世界的极端冲突下,顾城的诗歌从一开始便带有浓到化不开的死亡情节,这样的死亡意识一直陪伴着他,从他手指在沙滩上划下第一笔的时候起至他结束自己的生命时止,一直没有离开过。笔者将以顾城自己划分的四个阶段为切入点,分别论述顾城诗歌的“非童话性”死亡意识。

2.自然阶段的黑暗萌芽

1968年冬,顾城12岁,他开始了辍学放猪的生活,也写下了一首揭开他心灵路途的小诗——《星月的来由》。

星月的来由 树枝想去撕裂天空 却只戳了几个微笑的窟窿 它透出天外的光亮 人们把它叫做月亮和星星

12岁的顾城在1968年冬天的一个夜晚,坐在树下,仰望星空。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童年里,对于星星月亮的好奇也有很多,但像顾城这样表达出来的可谓并不多见。为何树枝会去撕裂天空,是因为天幕厚重,遮住了所有天外的亮光,让人压抑愤懑,看不到任何的希望。“太阳”、“光明”是顾城很爱使用的意象,隐喻着他内心想要单纯想要质朴想要无忧无虑如孩童般的美好。可在他12岁的小小的心灵里,一种极端抗争的姿态在开始萌芽,既然天幕遮住了亮光,那便用树枝捅破几个洞,透出来的光亮或许是微笑的,但也只有那么几个窟窿而已。顾城童年时候的经历不仅压抑了他成长的路径,也在他的诗作中反映了出来。

15岁的顾城用手指在沙滩上写下了《生命幻想曲》,一个少年对于世界的探索,带着极具英雄主义的情结,却也掩饰不了内心的惶恐和迷茫。

生命幻想曲(节选) …… 拉紧桅绳

风吹起晨雾的帆

我开航了

……

太阳是我的纤夫

它拉着我

用强光的绳索

一步步

走完十二小时的路途

我被风推着

向东向西

太阳消失在暮色里

……

我到那里去呵

宇宙是这样的无边

……

车轮滚过

百里香和野菊的草间

蟋蟀欢迎我

抖动着琴弦

我把希望溶进花香

黑夜象山谷

白昼象峰巅

睡吧!合上双眼

世界就与我无关

他带着极其强烈的生活热忱,与那个年纪所有的少年一样,想要“拉紧桅绳/风吹起晨雾的帆/我开航了”,也希望“太阳做我的纤夫/他拉着我/用强光的绳索/一步步/走完十二小时的路途”。诚如前文所说,“太阳”在顾城的诗歌里一直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意象,用太阳指引着方向必将走向光明。但是在《生命幻想曲》里,顾城犹豫了,徘徊了,他觉得“我被风推着/向东向西/太阳消失在暮色里”,一种生命无法被自己掌控的悲哀萦绕其间。失去了太阳的指引后他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我到那里去呵/宇宙是这样的无边”。是什么让一个年仅15岁的少年有着对未来方向的迷茫和惶恐感?即便是有百里香和野菊,有蟋蟀在抖动琴弦,但是这美丽自然的童话世界也引不起任何生的兴趣,一旦“睡吧!合上双眼/世界就与我无关”。但是年少的顾城不愿意向世界屈服,他仍旧希望在马匹累了,自己还能够赤着双脚,走遍整个世界,这或许便是他一开始便展露出来的 ……此处隐藏5162个字……去教职,转而隐居激流岛,开始正式谋划他心中的理想之地。在其后的诗歌《陶》、《活命歌》、《有天》里都能看到他积极构筑自己心中理想国的热忱。前半生的沉沉浮浮已经让他有些倦怠,而此时此刻他终于有机会可以完成自己的夙愿,几乎是拼尽了全力最后一搏。在离开故土之后,顾城的创作越来越走向玄妙化,诗歌隐约带着一些宗教的朦胧意味。特别是对于死亡的描写,逐渐成为了顾城诗歌的核心,杀人、自杀、墓地、死亡、鲜血一改往日单纯明亮的童话,充斥在诗人的诗歌里。并且这一时期顾城自己的创作逐渐变成了一种喃喃自语似的倾诉。他认为“我不是诗人,我不过是那光明投下的影子,我不会写诗。”而顾城所写下的诗歌要么是诗歌自己汹涌而出,要么是在妻子的督促下才述诸笔端。可以见得顾城此时的内心已经被种种莫名而来的死亡意识占据,它们在他的心理翻滚、破坏,期待着一个导火的引线。

我把刀给你们(节选) 我把刀给你们 你们这些杀害我的人 …… 一直等 凶手 爱

把鲜艳的死亡带来

这首名为《我把刀给你们》的诗歌,似乎便是在预示着什么,顾城在一步步经营着自己理想的城,却把自己困在城中,失去了与任何人交流的能力。他在英儿和谢烨中间徘徊,他觉得整个世界都无法理解他,而唯一与他能够沟通的情人也离他而去。他孤独他惶恐,他担心自己所构筑的不过是一座空城,到最后也无法对抗这个世界。在一种极端的绝望与厌世中,他的诗里写满了死亡。

墓床

我知道永逝的来临并不悲伤 松林中安放着我的愿望

下边有海,远看象水池

一点点跟着我的是下午的阳光

人时已尽,人世很长

我在中间应当休息

走过的人说树枝低了

走过的人说树枝在长

生死从来都是诗人绕不开的话题,对于顾城而言,死亡或许并不代表这恐惧。《墓床》当中那种面对永逝的淡然和从容似乎像是一个已经厌倦世事的老人一样,世间万物的生长,与一个不再悲伤的逝者,诠释了生与死的意义。

在生命的最后,顾城写完了自己的哲学手稿《没有目的的“我”——自然哲学纲要》,他似乎打开了心中的结,让自己与世界决裂的生活成为过去,想要过正常人的日子。可是他诗歌里的死亡意识依然在蠢蠢欲动。顾城在1993年9月3日从德国飞往美国的飞机上写下了他一生中最后一首诗:《回家》,这是顾城写给自己儿子的诗。“爱你/Sam/我要回家/你带我回家”,在绝望过后,顾城突然明白,其实自己一直对抗的世界,依然没有任何的改变,他无能为力,理想国破灭了。“Sam/你在阳光里/我也在阳光里”,顾城后期的诗歌很少有看到阳光这样的意象了,有的多是雨、风、雪花。可是当这愿望还未来得及变成现实的时候,这一切构想都变成了用完没有尾声的诗篇,顾城脆弱的心禁不起再多哪怕只是一点的打击,他认为全世界都离他而去,妻子的背叛,情人的离开,让他刚刚开始点燃希望的心又一次被绝望代替。在他最后的几封家书中,不难看出他的内心已经慌乱,情绪正在经历着极大的起伏,他以为通过自己放弃理想国的妥协便能换来的幸福,永远也盼不到,这样的情绪一直延续,直至1993年10月8日,顾城夫妇双双辞世。

6.结语

顾城的诗歌朦胧多义,不同的读者也对其诗歌有着不同的理解,笔者借以顾城自己划分的四个时期,分别论述了顾城诗歌当中“非童话性”死亡意识的萌芽、萌发、成长和崩塌。旨在证明,顾城不只是一个活在幻想妈妈保护下的任性孩子,他还有着其他多样的面孔。在一些看似童话的诗歌背后,隐藏着的是顾城脆弱而敏感的内心。他通过童话的方式来点亮自己迷途的生活,却最后也没能通过理想国来拯救自己。顾城的生命消逝了,但顾城的诗留了下来,这两千多篇长长短短的诗歌里面,是顾城一生的回顾。历史的尘埃已让悲剧沉淀,但审视的眼光并不应只看到想看的一面。“童话诗人”固然是顾城无可替代的美誉,但以一颗童心看待世界到底是一种与整个世界抗争的勇气还是懦弱逃避的借口,恐怕只有顾城自己才知道了。只是萦绕在耳边的,全是顾城带着绝望的呢喃自语,那种孤独和哀伤的感觉,像是一杯苦涩的清茶,越品却越是有味。而对于顾城诗歌童话或非童话的评论,或许正如他《雨行》中写到的那样:“有一对双星/似乎没有定轨/只是时远时近……”

注释:

① 无目的的我——顾城访谈录.顾工编《顾城诗全编》.上海三联书店,1995.P2-4 ② 他乡的悲怆(下)——十年回望:顾城的诗和死.李正光.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P18 参考文献

[1]林平乔:顾城诗歌美学风格成因初探[J],作家作品研究

[2]刘扬:出世与入世——对顾城诗歌的现代性阐释[J],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06,4 [3]许艳:顾城的死亡意识[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3,9 [4]唐晓渡:顾城之死[J],当代作家评论,2005,6 [5]李正光:他乡的悲怆(上下)——十年回顾:顾城的诗和死[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2 [6]杨丹丹:顾城之死的文化解析[J],求索,2008,8 [7]黄晚:顾城诗歌探析[J],科教文汇,2007,6 [8]黄晓娟:黑暗里的光明和光明里的黑暗(上下)——诗人朱湘与顾城的比较[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1 [9]杨海林:顾城诗歌的意识流手法[J],成都大学学报,2006,5 [10]朱大可,张宁:死亡的寓言[J],出版参考:新阅读,2004,12 [11]任岩岩:微笑而痛苦的灵魂——顾城的死亡[J],中华现代教育,2007,9 [12]谢冕、孙玉石、洪子诚:新诗评论二辑——顾城研究专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2 [13]陆扬:死亡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1 [14]顾城:顾城的诗 顾城的画[M],南京,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1 [15]顾城:顾城作品精选集,上海,长江文艺出版社[M],2009,7 [16]顾城:走了一万一千里路[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5,1 [17]顾城:顾城的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M],1998,3 [18]邓小芒:灵魂之旅——顾城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10 [19]亚里士多德:诗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7 [20]颜翔林:死亡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M],2008,8 [21]顾城:别有天地——顾城文选第一卷[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5,9 致谢: 行文至此,我的毕业论文已接近尾声。首先,我衷心地感谢我的导师李峰老师,从论文题目的选择到论文的最终定稿,她始终用严谨的治学精神,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指导我论文工作的开展。她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与我无尽的启迪。在此谨向李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其次,我要感谢和我在一起愉快地度过了四年大学生活的室友以及各位同学。正是因为你们的帮助和扶持,我才能克服困难,顺利完成本文。

最后,感谢我的爸爸妈妈,谢谢你们在我成长道路上无微不至的关心和不计回报的倾情付出。论文即将完成,请所有给予过我帮助的老师、同学、朋友再次接受我诚挚的谢意。谢谢你们!

《瞳孔小学生作文(全文共9804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